在台灣的小學課本中,至今仍都讀得到的經典即是
位於新北市北海岸風景區之一的【野柳】
然而這個知名的遊憩地點,你究竟是否親眼去目睹過呢?
不點在兒時、年少時期都曾去親自去踩踏 (嗯?是去好玩吧XD)
多年後的今天,再次踏進這區是為了...見最後一面?
依稀記得多年前來到野柳,腳下是多多多多的海蟑螂
那麼今天還會這樣嗎?還是說~我記錯地方了呢?
因映入眼簾的不是一群群亂跑的海蟑螂
而是一蕈蕈像魔菇的海風化石!
這...這...這還真的是沒有印象了呢!
野柳風景區分為三區,各有不同的自然樣貌
地質不同則會造就出不同的地景,繼續走下去看過去吧~~
野柳地質公園官網提到,風景區一有屬於蕈狀岩、薑石及燭台石等
原來,這樣上方呈現較深色+下方石柱佇立,且長相像魔菇
即是蕈狀岩呀!
*岩柱上層是含鈣質的砂岩層,比下方的岩層較堅硬
*同樣在海水波浪、季風及烈日等共同因素作用下,發生了差異侵蝕
*上方鈣質砂岩層較耐侵蝕,而下方岩柱則較易被侵蝕,經年累月後形成上粗下細的蕈狀岩
園區裡有不少經典的地景喔~
就邊走邊來發現趣味的大自然工藝吧!
地景1:俏皮公主
你得親自去走走、瞧瞧,看它有多俏皮!
它的樣貌與女王相似,若是外國人可能會認錯吧XD
地景2:台灣石
由於差異侵蝕作用影響,自然雕刻出類台灣島的奇岩異石
在官網上看到中央山脈也相似的說法
但或許已不斷的風化,所以當下感覺還是會有些許差異的喔!
相較上圖是凸面的台灣
而下圖則像是變了形且地層凹(下)陷的台灣島呀!
中央神山還需麻煩多發功,擋各種招路的颱風呢!
我們島民也得好好愛護環境,以及留意地層下陷的問題
希望台灣本島的未來不會真像是這樣喔~~
地景3:海蝕壺穴 (應該是啦)
一切從風化而產生深淺不一的凹穴開始...
當海水挾帶石粒進入凹穴後,石粒因海水旋轉而運作,不停與凹穴內部產生摩擦
石粒向下轉動著以及向四周鑽挖,伴隨風化作用後讓這些凹穴日漸又大又深
於是成為一個深井似的海蝕壺穴喔~
地景4:女王頭
提到經典的蕈狀岩
當然就一定不能錯過這書本、新聞報導總是會介紹的女王呀!
地殼抬升過程中,受到海水差異侵蝕而逐漸形成今日面貌的蕈狀岩
從某一角度看時,貌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,故得其名呀!
人生雖還不是別人心目中的Queen
也要做一次值得自己驕傲的真女王呀!
來~站到園區指示的最佳拍照點
女王駕到~~XD
不過因女王頭是大自然工藝,經不起在常年戶外的風吹、日曬、雨淋
更不用說也承受了部份遊客的不當行為,所以...
哎唷!這脖子在2008年測量最細處,已是只到約138cm來著耶!
這不就是說...再過個數來年,女王頭就會消失在風中了?
是不是...所以這趟可能會是最後的見面會呢!
長年累月過去,現今仍是有著眾多的遊客到訪
每個人彷彿都是女王頭的粉絲
現在就像是在排,偶像見面會!哈哈哈
上述提到由於部份遊客不當行為而破壞了女王頭樣貌
所以現在園區是採現場管制喔!
step1.排隊
step2.one by one or 一票人?
step3.站在最佳拍照點
如果跨越界線違規,可是馬上會被嗶嗶提醒的嘿!
那個...對岸的中國遊客們,請再麻煩多留意團員們的行為
因為...現場論在園區的何處景點,不時仍會發現
忽視告示提醒牌而觸身的陸客!
地景5:雞腿
園區內共有三腿,分別像是炸雞腿、烤雞腿、棒棒腿
嘿嘿嘿~~這支,你覺得是什麼來著呢?
其實,我覺得炸雞腿、烤雞腿都好
因為...餓了的說!
地景6:地球石
海水的侵蝕作用下,產生各種千變萬化的樣貌
這圓球形結核,圓到真像一顆珠石的石頭
就這麼被園區稱之,地球石 XD
或許是拍的角度及氣候關係,也可能是又經風吹、雨淋...各種條件改變之下
所以今天拍起來的色彩及樣貌,與官網的又不大相似呢!
那麼就暫且想像它是顆藍星,是我們居住不分離的地球囉~~
地景7:仙女鞋
真的是仙女下凡來收野柳妖龜,而被遺忘人間的仙女鞋嗎?
如果真的是這樣,那依這尺寸而言...
嗯...當年來的仙女,應該不會是三寸金蓮 XD
據官網資料,倒是說這屬薑石一種啦!
形成原因是因,岩層中含有較堅硬的鈣質岩塊
在鈣質岩塊周邊較為鬆軟的岩層,受海水長期淘洗而剝落
加上地層擠壓,出現縱橫交錯的裂縫,所以就產生鞋子的造型囉!
地景8:花生石
呷土豆配茶,這又是哪位神仙失手而掉落的花生米跟花生殼呀?
還是說,這也可能是被妖龜偷到人間暫放的呢?
官網也有提到喔~~
此地景乃岩層中形狀特殊的結核,經過海水侵蝕後突出於海邊
由於它的外型如同花生,所以就被稱為花生石囉!
地景9:象石
如果說上述的仙女鞋是仙女遺忘的鞋
那麼這象石就會是當年她帶來的座騎囉?
她帶來而忘了騎回去?那她是飛天頓地法的方式回家嗎?(咦)
原來呀~
象石是屬於質地較堅硬的石灰質結核或塊石
在海水差異侵蝕作用下而形成的特殊地景
大自然雕刻後再加穿孔貝的痕跡,於是就形成生動的臉部表情耶!
地景10:菠蘿麵包
很奇妙又有趣的野柳地質公園,滿地有著不同的寶
有仙女留下的鞋、象;
有嗑掉的花生殼、花生米
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炸雞腿、烤雞腿、棒棒腿
現在還有著...菠蘿麵包呀!
這顆形如菠蘿麵包的結核上方,因具有數組交錯的節理發育
所以用凡人之眼+熱炸陽光加溫之下,現場活像是...
來喔!剛出爐的菠蘿麵包上架囉~~再度更餓!
(決定回程時,要在淡水的淡金公路那間小麵包店...搶剛出爐的菠蘿麵包!)
地景11:蜂窩岩
蜂窩岩?我倒是聽過...會需去住院的 蜂窩炎!
常聽說到那境界就很嚴重了,所以傷口都得小心護理...啦啦啦
難道,傷口沒照顧好的下場,就真的會是長這樣的蜂窩?
歪歪!
連堅硬的岩石因海水差異侵蝕、風化而布滿大大小小的坑洞
猶如蜂窩一般,所以被稱之蜂窩岩...(那這現場這顆還裂成二半?天呀!很蜂窩了耶)
連石頭都能坑洞無數了,那麼人體也沒岩石般堅硬,還是小心呀...
地景12:情人洞?(就認為是囉)
這個很特別,有點像是象鼻岩,又有點像是...
哈哈哈,倆小無猜的情人洞來著呢!
看到現場各式各樣的奇景,再看到這個嘛...不禁要讚揚自然界的手藝之強大
怎麼能風吹雨淋的弄出個自然洞,中空不大不小甚至還像個形成小蓄水池呢!
倆小站在此,彷彿像是照著一面明鏡,一面...照出單純無暇的愛...呵呵!
地景13:燭台石
兒時以為野柳只有女王頭,原來還有神仙故事
既然有神話,想必神也是要辦趴踢的囉~~
蠟燭上桌...氣氛浪漫一下....XDD
遠看不過癮,再近一點,再近一點
喂~是說你的鏡頭啦!
好啦好啦~~吹不到燭火,就來說說這特殊不減火的燭火台囉!
燭火:岩層中的一顆球形結核,該結核比周圍的砂岩堅硬,長年累月被海水侵蝕後即露出火苗樣囉!
溝槽:燭火結核周圍的砂岩被海水拍打侵蝕打轉後,逐漸產生溝槽狀
燭臺:結核外圍的岩石較為堅硬,海水洗禮後漸漸雕出這越漸修身的圓錐狀燭台
雖說自己生日是在7月,離目前還好幾個月(現在才1月,哈哈)
但不免想到...想說這個
來唷~~ 壽星快來吹熄燭火!
或許在某個夜間,真有個神仙在等待著...吹蠟燭配蛋糕...
(有機會再訪時,再挑個生日月去訪,屆時再拍個...壽星吹不熄燭火XD)
在這遍地都是尚天然耶手工藝品
真的是要~~讚嘆老天吶!
每分每秒,無時無刻都在改變的地景物
所以....千萬別相信
海枯石爛,堅定不移。
嘿嘿嘿,因為老天派大海及風做為化妝師,甚至是剪接師
所以當下次再見面時,已是不復當年樣囉!
如果老天是造物者
那麼最快讓地景不復當年樣的,應是人性
從這種地方就能看出許願or想發財的點滴?
地景14:許願池?
走過一池,又來一池
似乎現地就成了,你我的許願池?
看到這種情況,真不得不直覺式的說出...華人世界呀!
雖說不少陸客遊野柳地質公園,但也不能就說是他們的傑作
好想呼籲廣大的遊客們,人客呀~
這是大自然作用而形成的溶蝕盤?海蝕壼穴?
並非是一般寺廟中的人工許願水池
拜託別再向這些蓄水處裡丟零錢了喔!
(海神不需要你我的零錢買物耶)
人性的可怕希望能隨時間而厚伊企
倒是地球自身的變化而留下的遺跡
希望別被人類的黑暗面而弄消失...
地景15:生物化石
科普知識會告訴你說,台灣是因造山運動、地殼擠壓而抬升出海平面
在很多小地方只要細看,都能找出台灣曾在海面下的證明
而這證明物,常見就在身邊的化石裡
至於最常發現化石的地方,則是在海邊...
兒時聽過化石,還很幻想的只要把東西埋到土裡就會在多年後被人發現
於是我們一票小鬼頭就把嗑完的蛤蜊殼收集...埋...哈哈哈
結果如何?目前沒人知道有無變出蛤蜊化石?
但,現在的我,只知道化石不可能這樣簡單就有滴~
兒裡的傻笑笑帶過,不如還是瞧瞧腳下這貨真價實的真化石吧!
走在野柳地質公園裡,除了抬頭看身邊各種驚奇的地景
也別忘了低頭找找,有著既完整又漂亮的海膽化石呢!
說到化石,就想到某講師的名言
化石,是古代人留下的廚餘 XDDD
那還真是羨幕古人們,有如此大的海膽可以品嚐
不像現代都小小顆,還可能因人類大量捕食而量少需禁捕呢!
總之那個古廚餘,喔不,是化石
它可是見證了地球的變化及成長,我們可要好好愛惜及保護唷!
除了留意腳下的實體化石,也不時可在身邊岩石中發現耶
好啦~或許你會說,不就是...生物屍體,有什麼好看
但說真的,查了資料提到野柳的化石
似乎有著貝類、海膽..等實體化石
除此之外,還有著除他因素而留下的生痕化石喔!
如:居住構造、攝食構造、覓食痕跡、休息痕跡、爬行痕跡、脫逃痕跡
這生痕化石倒是在這趟沒拍到,有機會再訪時,可得要張大眼好好瞧瞧呢!
地景16:野柳岬
因野柳的地層主要是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岩組成
當軟弱的岩層被海水侵蝕後,則凹入形成了海灣
這這這....所以海灣成了海蝕平台嗎?
然而,較堅硬且抗蝕力強的岩石,則突出形成海岬
來~每日一詞
海岬:突出於海中之狹長形土地的尖端部分
如果覺得很難,就來看圖說故事吧!
眺望較遠處那塊突出地,它則是海岬
也可說是傳說中的~野柳龜呢!(應該是這座吧?)
原來,是因經商船隻的航道必經野柳
而野柳的海域狀況較為險惡,故常發生船難
於是當年那位騎著大象的仙女,就是被派來處理這作怪的野柳龜XD
聽完傳說後,倒也要認識些地質知識喔!
野柳有著二座單面山,外形看來為一面坡度較陡,另一面則為坡度較和緩
它們的形成原因,是因地層曾被不等量的抬升~ (奇妙耶)
呵呵~那是不是覺得
如果不是大自然力量如此驚人
也就沒有這鬼斧神工般的地景
也就更沒有如此有想像空間的傳說故事
來到野柳看天.看地的同時
不也就是談天.說地的好時機
一個具有童年回憶的地方,你真的好好認識過嗎?好好走踏過嗎?
整體而言,野柳地質公園的範圍其實還滿大的
今天因意外的熱,加上漸近正中午,我們已又餓又熱故沒能走完全區
若你不趕時間又能有好腳力好體力,真的建議能好好慢慢的體驗
地質公園共分三區,如下: (來源:引用野柳地質公園官網)
【第一區】屬於蕈狀岩、薑石及燭台石的主要集中區
可看到蕈狀岩的發育過程,同時也有豐富的薑石、節理、壺穴與溶蝕盤
此區著名景點有燭台石與冰淇淋石。
【第二區】地景與第一區相似,皆以蕈狀岩及薑石為主,但數量比第一區少
此區著名景點有女王頭、龍頭石與金剛石。
【第三區】是野柳另一側的海蝕平台,比第二區狹窄
平台一側緊貼峭壁,另一側則是急湧的海浪
此區較特殊的有景點有二十四孝石、珠石、瑪伶鳥石。
野柳地質公園就位在台灣的北海岸
去這個充滿了大自然天然雕刻的園區
不僅能發現驚奇,又能開創出不同的拍照創意
其實花個一天、半天待著玩著,也是種不錯的休閒去處選擇喔!
因近年來都得繳入園費....
大人:80元
小孩及特殊優惠嘛... 詳見 官網 規定的囉!
至於交通方式嘛~~
如果跟不點一樣是背包族
那麼公車也OK der
淡水客運(862)、台灣好行(皇冠北海岸線、龍宮尋寶線T99號)
基隆客運(790、1068、953)、國光客運(1815)
這幾種都可以挑選,依自己出發點來做最適合的選擇
詳細的乘車時間及下車資訊,參考 官網交通
看似遙遠的景點,卻又很貼近你我的生活
女王頭漸漸消瘦,如想親眼見證本人(咦)
那就快抽空出發吧!
朝聖,其實也是個好選項...
====================
我是不點,我是城市背包客
我愛台灣,我愛大自然
一個人的旅行
咱們下回見~~
====================